文稿解读:《聊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字号:
大 中 小



关于《聊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解读
12月30日,市发展改革委印发《聊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目的及依据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促进经济高效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指出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好国家、省物流规划要求,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编写组深入8个县(市、区)和市属开发区进行实地调研,多次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征求有关单位、重点物流企业意见建议,并与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山东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规划相衔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部门会签和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2月30日正式印发。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该部分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成就,明确了今后我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为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该部分提出了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协同的物流产业体系,物流基础设施、组织效率和供应链管理水平、物流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物流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物流辐射能力和范围大幅提升,冀鲁豫三省交界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基本形成;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较2020年逐步降低,达到或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物流综合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左右;物流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劲,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15家,其中5A级5家。
第三部分为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依托聊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 “一核、四枢、十园、多点”(即“1+4+10+N”)的物流发展布局。
“一核心”,即聊城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核心区。“四枢纽”,即聊城国际物流内陆港枢纽、阳谷鲁西内陆港物流枢纽、临清陆港集装箱物流枢纽、冠县内陆港物流枢纽。 “十园区”,主要以重点产业集聚区和铁路、航空、高速网点等为依托,规划建设万和通公路港物流园区、东昌府区西部综合物流基地园区、鲁西国际金属物流园区、聊城高铁物流园区等十大物流园区。“N节点”,即依托中心城区、重要乡镇和大型社区等,构建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城乡配送网点体系。
第四部分为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三项主要任务是: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和加强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六项重点工程是:物流通道网络优化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智慧物流创新工程,绿色安全物流培育工程和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工程。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规划》提出要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三个方面着力,确保规划任务和目标顺利实现。
《规划》建立了聊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库,实行动态调整,对首批谋划实施的38个重大物流项目加强调度,推动落地落实。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外资和财政金融科
0635-8221696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