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文稿解读:聊城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
11371500004428194T/2025-45705980
2025-04-28 11:37:26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稿解读:聊城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近年来,聊城市强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谋划实施聊城运河样板段等标志性工程项目,加强河道水系管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取得了阶段性积极成效。如何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的宏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大运河沿线各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制定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有关决策部署和省工作要求。

三、出台目的

为加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和弘扬运河文化;推进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与品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运河城镇与美丽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力求将聊城打造为“两河明珠”城市。

四、主要内容

聊城市以“保护优先、创新发展、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为主线,统筹推进大运河(聊城段)物质与非遗遗产活化、古城升级、交通网络优化及跨区域协作,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同创新,打造“两河明珠”城市品牌。聊城市将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通过学术研究、科技展示、教育传承和品牌活动等创新方式,讲好运河故事,阐发当代价值,并举办文化活动等扩大运河文化影响力。并以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从河道水系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发力,统筹推进大运河沿线河道整治、防洪灌溉体系优化、岸线生态管控、水污染治理及节水循环利用,构建科技与制度协同的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实现水资源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与城乡发展协调统一。同时,依托大运河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和美丽乡村,优化城乡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人:田杰

咨询电话:0635-8426239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