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策”“一园一策”要素对接全覆盖推进工业技术改造
字号:
大 中 小



聊城市聚焦工业领域重点任务,以技术改造为抓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县一策”技改要素对接全覆盖,全省首场重点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现场会、“百园技改”、“山东技改沿黄行”启动仪式均在聊城市举办。近两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1%。今年上半年,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达536个,率先完成年度目标;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1.9%,增幅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2.9个百分点。
一、“计划、办法”双引领。“一个计划”。制定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针对纺织服装、机械、化工、汽车、有色金属及金属加工、轻工等重点行业,采取产品智能化提升、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车间建设、智能工厂培育、智慧园区创建等六大提升行动,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开展技术改造。“一个管理办法”。出台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的认定标准、新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流程、对已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称号管理、日常管理和培训、金融等服务。累计认定市级中心65家,成功举办首届“水城杯”工业设计大赛。
二、“项目、人才”双支撑。“强项目”。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库,每年筛选确定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项目,定期调度,市县联动推进。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动态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和延链技术改造项目。工业强基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强人才”。组建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构建起政企协同育人机制。与意大利柯马集团合作,投资1.2亿元建设中欧(聊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研究院,开展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1+X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认证”国家标准获国务院批准,引领全国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新模式新业态。引进全省首家海尔卡奥斯互联网工业学院。
三、“线上线下、条块结合”推进要素供需对接。“对接会推进”。创新技改推进模式,“一县一策”“一园一策”组织召开对接会10余场,不定期组织技改服务商入企诊断,制定个性化诊断方案,彻底解决企业“不会改、不能改和不愿改”等问题,促进技改投资持续回升。“送政策上门”。组织政策巡讲,积极宣传国家及省市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设立投资项目“会客厅”,“一企一策”制定审批方案,允许“零增地”技改项目先建后验、按需报审。“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市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设备软件实际购置额不超过10%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