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全链条”发力构建现代高效农业“大矩阵”
字号:
大 中 小



莘县作为农业大县,积极探索科技助农、品牌强农、绿色兴农实现路径,一体推进种子研发、数字赋能、品牌培育和质量监管,系统构建了全链条的农业动能转换体系。
一、典型做法
(一)创新引领、科技先行,走好种子“第一步”。一是整合汇集创新资源。建成投用鲁西种苗谷,配套建设种子种苗检验检测室和专家公寓,整合提供种子研发、种苗繁育、示范种植、质量鉴定、展示推广等全链条服务,搭建种子种苗研发“一站式”平台。二是培植壮大育苗产业。大力支持蔬菜育苗工厂化发展,莘县拥有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育苗企业达到100余家,规模以上蔬菜育苗企业达到20家,年产优质蔬菜种苗20亿株,产值达到20亿元。三是广泛推介优质品种。规划建设鲁西春季设施蔬菜地展园,评选优质品种,现场挂牌推介发布。自2019年设展以来,鲁西地展园已累计展示示范瓜菜品种7700余个,筛选推介适合本地种植优良瓜菜品种800余个。
(二)严把质量、品质为先,把牢蔬菜“安全关”。一是织密执法检测网络。组建四级农产品网格化监管队伍,建立了县、镇街、市场的三级覆盖检测体系,莘县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达到1300余人,每年抽检蔬菜样品达到1万余个,合格率达到100%。二是闭环管控农药施用。全国首创农药处方制度,农户购买农药必须开具农药处方,实行独立编号、实名购药。创新设立农药废弃物包装回收设施,集中开展农药废弃物包装分拣销毁。三是全程追溯生产数据。建成投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系统构建了农产品主体有备案、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信息可共享的全程追溯体系。
(三)多维推介、立体宣传,下好市场“品牌棋”。一是推出一批展会活动。每年定期举办节会等集中宣传推介活动,广泛邀请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参展,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打造莘县农业宣传的“金字招牌”。二是叫响一个区域品牌。线上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用语和标识logo公开征集活动,公开发布了莘县农产品区域品牌“莘县蔬菜”,宣传用语“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和莘县蔬菜品牌logo。三是打造一个宣传矩阵。“莘县蔬菜”成功纳入中央电视台“好客山东”集中展播,并与山东卫视、浙江卫视等10家卫视达成合作。创新运用新兴媒体,整合运用今日头条、抖音等开展营销宣传,莘县蔬菜通过抖音平台累计曝光近2000万次。
(四)畅通信息、广拓渠道,打通上下“供销链”。一是建立价格监测平台。建立了县内价格指数监测平台和全国价格监测可视化平台。县内价格指数监测平台,每天汇总莘县农产品产量、品种、销量、价格信息;全国价格监测可视化平台,每天对全国农产品价格进行分析预警。二是积极对接高端渠道。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聊城配送分中心,在北京新发地设立了莘县蔬菜专销区,成功对接盒马生鲜、美菜网等多家高端销售平台。三是大力发展电商销售。覆盖建设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成投用电子商务仓储中心1处、镇级物流服务站24个、村级物流服务站210个。规划建设农业产地云仓,农产品物流实现批量化、标准化服务,综合物流成本降幅达10%以上。
二、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莘县瓜菜菌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达到500万吨,先后被评为中国蔬菜第一县、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
(二)瓜菜品种显著增加。拥有持证种子企业19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的瓜菜品种达到32个;“三品一标”品牌达到328个,认证面积达到78万亩。
(三)品牌价值显著提升。“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莘县韭菜”和“莘县蔬菜”集体商标品牌价值达到50亿元。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基地5个,每天销往京沪可追溯高品质蔬菜200余万斤。
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
莘县作为农业大县,深入实施农业数智赋能工程,在种苗培育、质量安全、品牌培育、供销渠道等方面,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改造和平台化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弱、供销对接难等瓶颈短板加速补齐,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大县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