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范鑫烨 | 建议时间 | 2023-03-05 |
---|---|---|---|
建议内容 |
关于创新产城教融合机制建设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议 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共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建设突出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创新载体,利用企业资源构建高水平产城教融合实训体系,是深化产城教融合、培养一流产业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将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我市力争入选山东省产城教融合试点城市的战略性举措。 一、我市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发展现状 2022年度,我省培育认定公共实训基地145家,其中企业建设76家,院校建设64家,其他建设5家,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成功入选。目前,我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全省其他城市相比,在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较为滞后。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面向全市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数量较少,提供高技能训练的公共服务平台缺位; 2.在产城教融合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式下,在基地定位、布局规划、运营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缺少相关部门制定的改革举措等制度保障; 3.我市技能人才实训主体仍然以高校和职业院校为主,新形势下企业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共同推进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1.构建“一中心、多核联动”的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实训体系 通过实训中心构建政府主导、市人社局牵头、社会力量参与的多中心供给体制,形成公共实训基地服务网络。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建立以公办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和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网络,实现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国内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 2.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政策和配套实施办法 落实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市政府要及时出台《聊城市创建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实训基地高质量发展,从政策上发挥企业在产城教融合培养人才上的主体作用,明确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大学科技园在实训基地中开展产城教融合培养人才的责权利,保障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打造新型产城教融合机制 创新“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学校融合,大学科技园支撑”的实训基地合作共建共享体制,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产城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探索组建第三方运营团队,建立基地的实训项目准入机制,统筹实训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施绩效评估。市人社局会同市场监管局指导制定实训基地的地方标准,由头部企业主导实训项目的设备投入和实训教学,与职业学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大学科技园和企业深度融合,投资建设、运营实训基地,培养培训一流技能人才,做到精准服务重点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园区。 |
答复时间 | 2023-08-22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尊敬的范鑫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产城教融合机制建设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建设一流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为进一步做好发展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和重要指导,现将有关情况向您答复: 一、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工作,《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面向聊城九大产业集群,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推动职业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为扶持发展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共实训基地,市发展和改革委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立足市、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要求,明确公共实训基地的定位和建设目标,科学谋划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工作,特别是围绕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需求,紧盯国家、省政策导向,超前谋划,主动对接,积极做好我市公共实训基地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工作,目前我市涉及职业教育领域的公共实训基地共发行债券资金4.91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的注入,有效解决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筹资难题,推动我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步入快车道。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政策扶持。以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为抓手,根据国家、省要求,适时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切实发挥实训基地对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推出更多的创新举措,争取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早出成效、多出成果。 (二)强化资金支持。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充分挖掘整合本地现有资源,做好公共实训基地项目的谋划、包装、指导工作。加密跑省进京频次,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用足用好上级资金,大力支持和服务全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公共实训基地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助力我市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以上是结合我委职能,对您提案的答复。再次感谢您对聊城人才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出的宝贵建议。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22日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