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286号提案(关于持续推动聊城产业绿色转型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建议人 于敬仙 建议时间 2023-02-09
建议内容

关于持续推动聊城产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存在巨大压力。就我市而言,“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全市煤炭消费总量高,燃煤火电企业众多,火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仅次于滨州,在全省居第二位。火电以自备电厂居多,由于涉及民生供暖、企业生产、就业等诸多问题,30万千瓦以下燃煤火电机组整合工作进展缓慢。全市轻重工业之比为22.5:77.5,且以冶金、建材、化工、电力为主。重点企业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总体进展不快,散煤尚未实现清零。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经分析研判,要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等7项约束性指标,70%要靠结构调整。

“十四五”期间,聊城市应当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改造转型的步伐,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实现美丽聊城目标。建议如下:

一、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新、改、扩建煤电、炼化、焦化、钢铁、水泥、铁合金、电解铝、甲醇、氯碱、电石、醋酸、氮肥、石灰、建筑陶瓷、沥青防水材料15个行业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削减等相关要求。对合规项目和整改后可以保留的项目,建立清单,逐个编号,动态调整。不在清单内的“两高”项目,不得继续实施。

未完成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年度目标的区县,下一年度不得新建“两高”项目。“两高”项目建设做到产能减量、能耗减量、煤炭减量、碳排放减量和污染物排放减量“五个减量”替代。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煤制油气项目,一律不得建设。严禁省外水泥熟料、粉磨产能转入我市,严禁新增水泥熟料、粉磨产能。

二、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

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淘汰类”工艺和装备全部淘汰出清。聚焦钢铁、地炼、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2022年年底前,完成临清市大唐建材实业有限公司2台直径3.2米水泥磨机整合退出。进一步健全并严格落实环保、安全、技术、能耗、效益标准,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全省确定的再生橡胶、砖瓦、废旧塑料再生、石灰、石膏等行业,适当扩大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范围,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推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

三、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

有序推进铸造、建材、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的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动重点行业加快实施限制类产能装备的升级改造,有序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聊城化工产业园、莘县化工产业园、茌平化工产业园、阳谷祥光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和建材、化工、铸造、加工制造等产业集群绿色化改造。推动重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或依法关闭。

四、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力争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非化石能源供给。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推进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合理布局生物质和垃圾发电项目,稳妥发展风力发电,2025年年底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加强与省电网的衔接,优化输电网结构,适当利用外电。实施气化聊城工程,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推进天然气在工业、交通、发电、供暖等领域高效利用,扩大天然气消费市场。

五、持续压减煤炭消费量

严格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2023年分别压减煤炭消费量50万吨以上。严控新增耗煤项目,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不新增燃煤自备电厂。在确保电力、热力接续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关停整合。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全面关停淘汰中温中压及以下参数或未达到供电煤耗标准、超低排放标准的低效燃煤机组。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对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严格执行煤炭减量替代办法。新建生物质锅炉不得掺烧煤炭、重油、渣油等化石燃料。

六、深入推进清洁取暖

加强集中供热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20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抽凝热电联产机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10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加大对纯凝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的技术改造,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燃煤小热电。鼓励余热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利用余热余压等技术进行对外供暖。

深入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答复时间 2023-11-14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尊敬的于敬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动聊城产业绿色转型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产业绿色转型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为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做好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重要指导,现将我市能源结构调整有关情况向您答复:

一、能源结构调整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为优化我市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我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小煤电机组有序替代退出,加快清洁高效发电机组建设,为我市产业绿色转型提供坚强能源支撑。

(一)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聊城市分布式光伏发展规划(2023-2025)》,推动我市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国能20.2万千瓦水库光伏项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1.2万千瓦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截至2023年8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408.52万千瓦,同比增长33.6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86%。

(二)有序推进小煤电机组关停。按照“一机一策”方针,推进5台机组2023年底前关停,其中临清运河热电2台机组提前5个月完成关停任务,冠县新瑞热电2台机组发电机4月份已抽离转子,经开区11月底投产运营3台天然气直燃锅炉对蓝天热电1台机组实施关停替代,当前锅炉建设进度满足时序节点要求。

(三)加快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建设。山东能源聊城祥光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对保障区域清洁高效能源供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政企各方共同努力和积极协调,8月23日,收到省发改委关于恢复项目核准批复及核准延期复函、节能审查意见效力的文件,项目恢复合法化,目前已全面启动复工准备工作。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至2025年,有序推进30万千瓦以下18台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9台小煤电机组背压改造。统筹推动祥光2×66万千瓦机组复工建设,支持聊城经信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聊城鲁西化工园区2×68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立项核准,加快推进临清德能玉米背压机组纳规建设。

(二)大力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依托新能源产业链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以整县光伏、“光伏+”工程、风电、生物质绿色热电工程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发展。加快推动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临清市新华街道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8个生物质和垃圾发电厂项目建设,以及国电投聊城市茌平区共享储能电站示范一期项目等4个入库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

以上是结合我委职能,对您提案的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能源结构调整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1月14日

主办单位 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