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双招双引”工作中,冠县聚力产业链,打好资源牌,高效搭平台,今年,共引进签约各类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9个,签约额78亿元;在江北水城“双招双引”大会期间,冠县签约8个项目,揽金30多亿元。
从下面一些具体的举措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冠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渴望和力度。
以新变量筑新优势
不久前,冠县星瀚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获批复,以碳纳米复合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为主攻方向,将引导企业向高新精尖方向发展。
动能转换靠项目、靠投资、靠人才,“双招双引”实质上是引进新变量、培植新优势。冠县健全“人才+项目+产业”链条,积极引进助推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此前,冠县出台《冠县招商引资激励政策》,明确规定对内资项目、总部经济最高奖励企业500万元,对外资项目最高奖励企业1000万元,对冠县研发机构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对引荐单位(个人)最高奖励100万元。对重大招商项目“一事一议”,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落实《冠县企业科技创新奖励资助暂行办法》,县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科技人才。以“政策洼地”打造“服务高地”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新开办企业最快1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等事项;全力推行电子化登记,开展政银合作,推进服务链条向商业银行前移,由银行为申请人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到冠县行政服务审批大厅办事,您会体验到工作的高效率。
在创优发展服务环境中,冠县按照“应划尽划”要求,将分散于23个部门的220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事项提速15%。编制1177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调整县级行政权力清单,公布42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打造权力约束网。全面落实“一窗受理”,探索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网上注册等改革措施,新开办企业电子化登记率95%,1个工作日完成新开办企业五个环节手续。
在服务重点项目上,冠县实行帮包机制,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干部、一个依托单位,现场办公、全程服务、一抓到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行公示机制,将所有项目帮包情况在全县人民面前公示,每半月更新一次,确保帮包责任落到实处;实行会商机制,坚持投资方、承建方、服务方三方协调会商,做到问题及时反馈、快捷会办、精准解决。
以新平台实现集群化发展
园区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冠县突出园区集聚效应,把县经济开发区、工业聚集区建设作为加快产业集聚的平台,全力实施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特色在园区展现,构建了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定远寨、东古城集聚区为两翼,乡镇园区为补充的园区建设体,有力促进了园区经济特色化、产业化、集群化。
冠县着力突破资本运作、土地供给、环境容量三大瓶颈,以重大项目落地为标尺,倒逼制度链条、园区提升、要素配置、项目流程等全方位再造和重塑。该县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先期引导基金,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在盘活闲置土地700亩的基础上,力争再完成窑厂置换土地900亩,向上争取土地指标470亩,优先保障招商项目。
冠县成立“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5+4”工作专班,即精品钢板、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5个产业集群工作专班和落地推进、环境优化、宣传推介、督导考核4个工作专班,建立了重大项目引进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4个县直专业招商分局和19个乡镇招商分局作用,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在大力招商的同时,又严格选商,重点引进符合国家产业规划,投资强度大、亩均效益高的项目,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