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解读:《聊城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
字号:
大 中 小



《聊城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文稿解读
一、制定背景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2015年9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鲁政发〔2015〕22号)。2016年12月,市政府印发《聊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通过规划的实施,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构建起坚实的发展基础。为加强我市“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社会诚信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文明和谐进步,根据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安排,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
二、决策依据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编制期间,《规划》编制课题组多次与市直有关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研讨。先后两轮征求意见,对市直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予以了充分吸收,并通过网络渠道向社会征集公众意见,对《规划》进行完善。该《规划》与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山东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在此基础上,修改形成规划(审议稿),于3月4日提交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三、出台目的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建设“六个新聊城”的关键时期,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了全面发力、全面融合、全面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加健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此,我们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
四、重要举措
《规划》共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发展基础和环境。阐述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现状,指出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了聊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目标部分,主要从基础建设、信息应用、重点领域、信用市场、信用宣传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概述。
第三部分为重点任务。一是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提升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二是提升平台服务能效,强化数据归集共享能力;三是强化信用协同治理,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四是推动信用广泛应用,构建信用新型监管体系;五是规范发展信用服务,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产业;六是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大力营造政务诚信氛围;七是推进个人诚信建设,建立全民共同参与机制;八是完善信用信息监管,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九是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打响“信用聊城”品牌。
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发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定期研究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健全市、县协调联动机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良好信用主体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通报制度,对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五、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社会信用信息科
具体联系人:孙景喜
咨询电话:0635-8221296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